近十年,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的人工神经网络是从生物神经网络的结构出发,对其一些基本特性进行数学上的抽象和模拟,并用于探索人脑智能行为的仿生模型。将人工神经网络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发布时间:2020-12-15
近十年,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的人工神经网络是从生物神经网络的结构出发,对其一些基本特性进行数学上的抽象和模拟,并用于探索人脑智能行为的仿生模型。将人工神经网络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发布时间:2020-12-15
“全息”翻译自英语“Holography/Hologram”,其中“Holos”是希腊语“全部”的意思。Holography/Hologram(全息术/全息图)是匈牙利裔英国物理学家Dennis Gabor在1948年发明的,这篇开山之作发表在Nature上[1]...
发布时间:2020-12-14
1947年,英国人丹尼斯•盖博率先提出全息技术这一理念。全息技术依据光的干涉与衍射原理,在特定条件下重现光波,形成三维图像,这幅图像记录被摄物的外形、振幅、亮度、相位等,包含了全部信息,因此称为全息术
发布时间:2020-12-14
随着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目前影院的动作片和动画片已经超半数都是3D格式,眼镜式3D电视虽然停产,但是偏光式和主动快门式这两种眼镜式立体显示技术仍然在沿用,偏光眼镜式以其轻薄、亮度高等优势在私人家庭影院、医疗、教育等方面有应用...
发布时间:2020-12-14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线性系统,而混沌(Chaos)作为确定性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的一种非周期解,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有害的,需要加以抑制
发布时间:2020-12-14
本报告借助万方创新数据情报工具(数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12月04日),对国内全息技术相关科研活动的分布、技术演化、科研现状以及成果转化现状等做出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14
自眼镜式立体显示技术实现产品化但又而未被大众认可之后,裸眼立体显示技术按照双目视差的原理在不断提升3D效果,但是视区离散、视角窄、人眼视觉辐辏调节冲突(VAC)始终得不到解决,这两种技术都是差强人意...
发布时间:2020-12-14
谷歌眼镜(Google Glass)相较于微软(MicroSoft)的Hololens更加轻便,最新的谷歌眼镜企业版2如图1所示,它的重量只有46g,采用Android Oreo操作系统,搭载的是高通的XR1处理器(这款专门为移动设备 AR 和 VR 设计的芯片采用四核芯设计,最高主频1.7GHz,最高支持3GB 运存)...
发布时间:2020-12-14
近年来,以增强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和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为代表的多媒体新业务的不断涌现给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5th Generation)带来新的挑战。当前XR(尤其VR)的内容主要是本地内容播放或者有线的内容传输为主,一定程度限制了VR的应用场景。
发布时间: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