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与拟像 (上)-单羽博士

2021-12-22

 “虚拟现实”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1935年,美国科幻小说家Stanley G.Weinbaum在他的作品《A Martian Odyssey》中第一次提到“虚拟现实眼镜”,并以此为线索展开对故事的情节展开讨论。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虚拟现实”从概念变为现实,其技术与应用路径也呈现出日益成熟的趋势。在经历了漫长的技术研发期以及产品发展期等阶段后,如今的“虚拟现实”不仅是一门先进的科技,更是一种艺术形态。虚拟现实技术当前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应用甚广,如在音乐、动漫、影视等产业中均可找到“虚拟现实”的身影。这也再一次验证了如今科技发展艺术化,艺术表现科技化的融合趋势。虚拟现实艺术是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达标,它意味着当代科学技术与审美文化之间的互动交融。

数字化艺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看待艺术的思维方式,也加强了创作者的创造技能。虚拟现实技术自2015年开始,形成了大规模普及爆发的趋势,并凭借着自身鲜明的沉浸性、交互性、想象性特征而被当代各大行业所青睐并运用。本文以现代虚拟现实艺术的形态出发,探讨虚拟现实技术所赋予艺术作品的三大特征,即虚拟性特征引发的非物质性审美特征、沉浸特征引发的超真实性审美特征和交互性特征引发的非线性审美特征。

 

 

一、 虚拟与现实-具有审美特征的数字艺术形式:

“19世纪,各种各样的机械工具拓展了‘视觉的领域’,并将视觉经验变成商品”。例如,印刷术的普及加速了报刊模式的形成,电报和电话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率,铁路和蒸汽机车改变了距离的观念,而摄影术不仅使得公众和家庭的记载形式发生改变,也丰富了人们的视觉经验。因此,从历史的规律来看,虚拟现实工具也将必然成为受全球追捧的新一代视觉辅助工具。

从艺术表现历史的相关脉络来看,1919年,法国艺术家马歇尔·杜尚在《蒙娜丽莎》的全彩印刷品上,用铅笔加上了式样不同的小胡子(图1)。这荒诞不羁的艺术形式打破了艺术的固有界限,因此在艺术业界引发了艺术的真假之辩。“真与假”,亦可理解为“虚拟与现实”。虽然杜尚的这副作品并无美的创作,但是他对艺术的界限和本质提出了疑问,促使我们变换角度以新的方式来欣赏美术作品。到19世纪30年代,超现实主义的诞生是一段追求非理性真相的过程,即认为客观的理性社会是人工制造的,是不真实的假象。到了19世纪50年代,波普艺术(Pop Art)吸取了达达主义的创作形式,将艺术与生活中的商品消费紧密连接,使艺术品世俗化以及商品消费神圣化。再接下来就是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随着社会进步,此浪潮也深受技术的影响。虚拟现实作为一种媒介工具,它令艺术的呈现方式变得更为立体与多元,提供更为沉浸、真实且互动性强的用户体验。首先,虚拟现实艺术改变了观众传统的欣赏方式,在用户观影习惯上完成了从观看到浸入的过度。同时虚拟现实对艺术的叙事语言也带来了影响,虚拟现实技术的介入令艺术的表达方式也发生了从仿真到超真实的转变。该阶段的艺术表现几乎更加强调虚拟,而非真实。直到如今,运用各种高新技术来展现艺术作品的模式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虚拟现实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智能社会、虚拟化现象的艺术形态,同时也逐渐演化成为了一种具有审美特征的艺术呈现方式。

图片5.png图片6.png 

图1 杜尚《L.H.O.O.Q》与达芬奇《蒙娜丽莎》

 

一、虚拟:非物质性审美

二十一世纪处于后现代艺术思潮。虚拟现实艺术是一种在技术上完全依赖于数字化呈现的艺术,尽管没有实际的体积与质量,但可以超越现实,在精神上带给人无尽的想象。而艺术是一种重直觉而轻物理事实的表现,因此虚拟现实技术赋予了艺术非物质性的审美特征。

 

    1. 区别于传统艺术的新媒体艺术

里吉斯·黛布蕾(Régis Debray)曾从文化与媒体的角度切入,将人类社会划分成三个部分,即手写时代、印刷复制时代和娱乐视听时代。换句话说,人们接触信息的手段已经从以读写为主转向以视听为主。而虚拟现实艺术中观众所体验的虚拟环境,与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有很大差别。他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虚构的。尽管虚拟现实所带给人的视觉效果是真实可信的,但这种虚构性的审美体验是在意识上的一种创造性想象思维而非真实存在。因此,这种虚构的艺术表现形式亦可看作为是非物质性的审美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所营造出的虚拟空间,改变了现实世界中空间与时间的概念。由虚拟现实技术所营造的艺术氛围当中,艺术家可以更加灵动地将自己的精神状态融入进作品之中,突破物理或地理上的限制,将不同时空的现象通过技术加以整合与连接,使得观众体验到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场景,虚拟现实艺术的内容也因此变得丰富。日本虚拟偶像“初音未来”的全球走红预示着非物质性审美类型或将超越传统艺术审美类型的趋势。“初音未来”是日本Crypyon future media公司以合成软件模拟出的一个梳着双马尾的16岁女孩。这个虚拟卡通形象能歌善舞,在她出道的第二年便发行了2万余首歌曲,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成为新星时代最受关注的弄潮儿,以致有粉丝还在网络上模仿初音未来的舞姿和歌声。2010年3月,初音未来以3D全息投影形象登上了舞台,打造了世界上第一场以虚拟人物为主角的演唱会(如图2)。初音未来的出现,证实了人们对于虚拟偶像的认可与对非物质化审美的追求。随着时代的变化,实体存在的艺术类型已无法完全满足所有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而具有非物质性审美特征的虚拟现实艺术形态正在走进人们的视野。初音未来的成功为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伴随虚拟技术的普及,人们也对非物质性的审美体验需求也将日益增大。

图片7.png 

图2 初音未来VR演唱会现场

 

 

    2. 非物质性审美特征为艺术创作提供新思路

数字化、即非物质化的虚拟现实技术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创作美和欣赏美的理念。当我们欣赏当代新媒体艺术时会发现,从技术层面来看,虚拟现实技术依旧处于萌芽的状态而并不成熟;然而,从创作理念来看,这一尚未普及的技术将有希望颠覆未来艺术的创作思路。这个道理可以3D打印机为例来说明,早在2010年,3D打印技术便凭借着全自动的物料打印方式彻底颠覆了以往的设计流程,在艺术设计圈内引起轩然大波。从前,设计样品要遵循从设计到打模再到工厂制造的产品生成顺序,而如今,仅需一台3D打印机便可以囊括其中的大部分流程。科技的进步革新了艺术创作的方式 。

图片8.png 

图3观众正在观赏虚拟艺术作品Hyperplanes of Simultaneity

 

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也将更深入地对艺术创造进行革新。如同在文艺复兴时期前后,宗教统治世界期间,神与凡人以及神话与民间的关系是那时期艺术家最基本的主题一样,真实生活与虚拟幻境二者的关系在当下也正成为众多艺术家争先研究的主题。以旨在展示和表彰最优秀数字艺术的“The Lumen Prize”为例,2013年的Lumen Prize把金奖颁发给了热衷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验的意大利艺术家Fabio Giampietro。他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使用了三星GEAR VR设备,他希望将眩晕感和沉浸感等元素都融入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强烈的浸入感会令观众感觉自己已陷入到画布中去。而观众的这一系列反应在作者意大利艺术家Fabio眼里也成为了一种另类的行为艺术(如图3)。

如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艺术未来的创作将不再局限于物质化的画布或纸笔,VR技术将带领艺术家和观众走进更为宽阔的艺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