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学成果
  • 低空飞行引爆新一轮高质量产业制造与市场经济-郝万佳博士

低空飞行引爆新一轮高质量产业制造与市场经济-郝万佳博士

2025-04-30

一、引言

低空飞行是指航空器在距地面100米到1000米之间的飞行低空飞行是航空器在相对较低的高度范围内进行的飞行活动;高度范围,距离地面100米至1000米之间。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低空经济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的新兴产业。特别是2024年,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低空经济的元年,预示着万亿级别的市场将正式拉开帷幕。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包括低空飞行旅游、无人机应用等领域。同时,也在逐步完善低空飞行的法规体系和监管机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低空飞行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例如,无人机配送、空中出租车等新型服务将逐渐成熟和普及。

低空飞行作为一种重要的飞行方式,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低空飞行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关注低空飞行带来的安全挑战和监管问题,确保飞行的安全和规范。

 

二、低空经济的定义与特点

低空经济,顾名思义,是指在低空空域内开展的各种经济活动。这一领域涵盖了无人机物流、空中交通、低空旅游等多个方面,具有创新引领、绿色低碳、跨界融合等特点。

1.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与增长

产业规模: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达33.8%。

报告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中国市场规模: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在低空经济领域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随着低空飞行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据预测,到2035年,中央对国家低空经济的产业规模预期达6万多亿元。这将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

就业机会增加:低空经济的发展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从研发、制造到运营、服务,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这将促进就业市场的繁荣和稳定。

2.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

中国无人机产业在低空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2023年,中国注册无人机数量达126.7万架,同比增长32.2%;无人机飞行时长达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空中游览、航空运动、医疗救护等多个领域。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低空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低空经济的发展。如工信部、民航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建立“短途运输+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速布局低空产业。如北京、广东、山东等地均出台了相关政策和规划,支持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

3.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

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低空经济领域也涌现出许多创新技术和产品。如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新型航空器的出现,为低空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商业模式:在低空经济领域,新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涌现。如无人机配送、空中旅游等新型服务模式的出现,为低空经济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低空经济引领高质量产业制造

1.技术革新:低空飞行技术的快速发展,如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革新。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还带动了航空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例如,无人机制造需要先进的航空材料、精密加工机械和智能控制系统,这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2.产业链整合:低空飞行的普及将推动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从研发、制造到运营、服务,各个环节将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将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3.创新应用:低空飞行技术将在多个领域得到创新应用,如物流配送、农业植保、地质勘探等。这些应用将推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4.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低空飞行技术的普及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建设通用机场、临时起降点等基础设施,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入驻,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5.商业模式创新:低空飞行技术的发展将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例如,无人机配送、低空旅游等新型商业模式将逐渐兴起,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四、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以下是其主要应用场景的详细归纳:

1.军事应用领域

训练:低空飞行环境适用于飞行员进行飞行技能训练和战术演练,低空飞行能有效减少雷达探测距离,降低被发现的风险。

伞降与空投: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低空飞行是进行伞降和空投任务的重要方式。

侦察:低空飞行可以有效避免雷达探测,提高侦察任务的隐蔽性和成功率。

强击:某些作战飞机采用低空飞行进行突防,以降低被敌方防空系统发现的风险。

2.农林作业

如喷洒农药、播种等农业作业,以及森林防火、监测等林业任务。无人机在农田中低空飞行,可以喷洒植物保护剂,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与传统农业植保方式相比,无人机可以精准配比植保液体,减少对环境和作物的影响,提高效率

3.物流配送

利用无人机进行快速、高效的物流配送,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或交通拥堵的城市中,无人机可以更快速地将货物送达目的地。无人机配送不仅提高了服务的便捷性,还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物流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性。

4.搜索与救援

无人机在紧急情况下具有机动性强、飞行高度低等优点,可以在山区、海上等复杂地形环境下进行搜救任务。无人机可以飞行到难以到达的地方,搜索失踪人员并发送救援信号,为救援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5.建筑检测与维护

无人机可以直接飞行到建筑物的高处,进行外墙、管道、天线等部件的检测,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相比传统的建筑检测方式,无人机检测降低了安全风险和时间成本。

6.建筑影视拍摄

无人机具有稳定的空中拍摄能力,可以进行建筑物、景观等高空拍摄。

在建筑设计、旅游推广、电视电影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无人机可以快速飞行和变换拍摄角度,获取独特的影像效果。

7.地质勘探

无人机可以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中进行勘探工作,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设备,对地壳运动、地下资源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地质灾害预警、资源勘探等提供数据支持。

8.空中交通管理

城市空中交通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正在逐步发展。

通过使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新型航空器,实现城市内的快速交通。

9.低空旅游

低空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体验。

游客可以乘坐直升机、热气球等航空器,俯瞰城市美景,享受别样的旅游体验。

10.通信中继

无人机可以作为通信中继平台,在复杂地形或自然灾害等情况下提供临时的通信服务。通过搭载通信设备,无人机可以实现信号的传输和转发,为应急通信提供支持。

11.科学实验与教育训练

无人机和其他低空飞行器也可用于科学实验和教育训练领域。

例如,在科研项目中,无人机可用于数据收集、环境监测等任务;在教育领域,无人机可用于飞行训练、科学实验等教学活动。

 

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广泛,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低空经济的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空通信问题:由于低空飞行器智能化水平高,对高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加,以保障对飞行数据的稳定支持。城市中建筑密集,卫星导航信号易受到干扰,而传统雷达的地面部署成本高昂。解决此次问题,可以通过感一体化技术作为关键基建,通过大规模天线阵列等技术实现对低空区域的网络覆盖,为低空提供稳定、连续、高速可靠的无缝覆盖通信网络。随着3GPP协议R19版本的实现,通感一体、全双功、AI增强技术的引入,将进一步推动低空通信的发展。

2.低空感知难题:城市中建筑密集,导致低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难以获得准确的感知信息。通感一体化技术中的AAU(有源天线)具有感知信号自发自收、高效组网、多波束融合的特性,能够实现无盲区感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低空感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得到提升。

3.低空导航挑战:随着低空活动频次的增加和高密度飞行的需求,导航模式需要更加数字化、精细化。这需要通感一体化技术不仅提升了通信能力,还为低空导航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低空导航将更加精确、高效。

4.政策与技术标准: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低空经济发展,但政策制定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明确低空空域的管理政策,建立完善的飞行器适航标准、审定模式和技术,优化安全监管体系,并落实好相关法规。

解决方案与未来展望:随着低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

5.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建设和优化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包括通用机场、临时起降点等,以满足低空飞行的需求。飞行环境挑战

6.地形影响:低空飞行时,地形起伏、障碍物等因素对飞行安全构成挑战。

7.风速与风向:低空飞行受风速和风向的影响较大,需要飞行员密切关注。

8.无线电设备干扰:低空飞行时,无线电设备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影响通讯质量。

综上所述,虽然低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技术难点,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不断完善,这些难点将得到逐步解决。特别是通感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为低空经济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其快速发展。完善法规制度:加强低空经济的法规制度建设,明确低空飞行器的适航标准、审定模式和技术要求等。通过法规制度的完善,规范低空飞行器的设计、生产、运营等环节,提高低空安全水平。

强化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低空经济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低空飞行器的监管和管理。通过提高监管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确保低空安全。

推动技术创新:加大低空经济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通过研发更先进的飞行器、通信导航系统等关键技术,提高低空飞行器的智能化、自主化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的风险。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低空安全挑战。通过分享经验、技术、数据等资源,共同推动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低空经济对低空安全的影响是复杂而多面的。通过完善法规制度、强化监管体系、推动技术创新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确保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

随着各地政府对低空经济的重视和投入,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六、总结

低空飞行的发展正在引发新一轮的高质量产业制造与市场经济的增长。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的飞行器参与低空飞行活动,进一步增加了空中交通的复杂性。

监管难度提升: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低空飞行器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应用场景广泛,监管难度显著提升。这可能导致一些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增加了低空安全的风险。

例如,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使得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由于无人机具有灵活性强、难以追踪等特点,一旦发生违规行为或安全事故,将对低空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技术挑战:低空经济中的飞行器需要具备更高的智能化、自主化水平,以应对复杂的空中交通环境。然而,当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存在一定的技术挑战。这可能导致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出现失控、误判等情况,对低空安全造成威胁。

通过技术革新、产业链整合、创新应用等方式,低空飞行将推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同时,低空经济的发展也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开拓,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低空经济元年已至,万亿市场拉开时代帷幕。